将Agentic AI嵌入家庭网关,如何改变运营商在物联网市场的游戏规则?
日期:2025-04-19 21:25:48 / 人气:2
"2025 年,被诸多科技大佬们视为Agentic AI(代理型人工智能)元年。
从传统 AI 向 Agentic AI 的演进,标志着整个产业构建、部署及交互智能系统方式的重大转变——传统 AI 长期以来以模式匹配为主,能对用户输入进行回应,但缺乏上下文理解;到了 2023 年,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的出现,引入了上下文理解与内容生成,使人机交互更具动态性和人性化;现在,Agentic AI 正在再次重塑格局。
所谓 Agentic AI,是一类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 AI 系统,它不仅能理解用户意图、生成内容,还能够主动制定目标、调用工具、执行任务并动态调整行为,更像一个“可自主协作的智能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响应工具。
打个比方,Agentic AI 能够理解用户的日程、位置、应用程序以及个人偏好。用户只需告诉手机“我要赶飞机”,系统就能主动预订交通工具、监控交通状况,并在需要出发时进行提醒。它不仅能理解意图,还能建立起完整的任务流程,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目标达成。
虽然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联发科产品与技术营销副总裁 James Chen 表示,这类场景通常难以直接变现。相比之下,企业级和 B2B 场景(如宽带运营商相关)则具有更明确的投资回报(ROI)。
例如,将 Agentic AI 应用于设备日志摘要、故障预测、DDoS 攻击检测以及接入点诊断等领域——这些都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James Chen 特别指出,“家庭网关设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该设备几乎只承担‘宽带管道’的功能,主要提供网络接入,附加价值有限。服务提供商正在寻求突破这一局限,而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网关中内置 Agentic AI 框架。”
数年前,智能家居概念爆火的时候,网关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一度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 Agentic AI 又将给这个旧瓶装入怎样的新酒呢?
家庭网关智能“进化史”
过去二十多年间,家庭网关的角色已经从最初的“网络中继”演变为多功能的边缘智能中心。
第一阶段 起点:从“调制解调器”到“宽带接入设备”
这个阶段,网关承担的功能比较单一,负责将运营商宽带信号转为家庭网络信号,无智能、无用户交互,仅为上网提供“通路”,市场则主要由电信运营商和 OEM 厂商主导。
第二阶段 功能扩展:逐步走向家庭“网络枢纽”
该阶段,网关相当于家庭 Wi-Fi 中心,相比此前单纯的网络连接器,新增无线信号覆盖、多终端接入管理、基础 QoS 配置等功能,不过此时的网关仍以“连接设备”为主,尚未具备边缘智能特征。
也是在这个时期,用户开始关注上网体验,包括信号强度、带宽分配等…..一些厂商如华为、小米、TP-Link 等开始强调“智能路由器”概念
第三阶段 智能进化: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中枢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家庭网关逐渐开始集成 Zigbee、Z-Wave、蓝牙 Mesh 等物联网协议,成为智能灯控、安防、插座等 IoT 设备的“控制中心”。这一阶段,厂商如小米、涂鸦、华为推出支持多协议的 IoT 网关/智能路由器,运营商也尝试将“智能家庭”服务捆绑至宽带网关中。
当时,业界一度流行这样的观点——谁掌握了网关这个枢纽,谁就有机会主导“设备平台”和“用户入口”。
为了争夺“新入口”,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比如 2021 年,阿里云推出了全屋智能联盟网关系统——采用了该系统的家庭网关,能够接入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这样业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搭配各类智能家居设备,而再不用像以前一样,只能选择一家厂商的产品。
第四阶段 端侧 AI 崛起:家庭中重要的智能体
最近两三年,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的爆火给各个领域都带去了新的无限可能。不过,此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在边缘和端侧推理应用存在诸多挑战,比如边缘侧的计算能力与存储容量难以满足大模型的微调和推理需求……而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模型量化、剪枝、蒸馏等模型压缩算法的发展,以及专为端侧部署设计的软硬件平台的出现,AI 大模型在端侧设备的部署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尤其是 Deepseek 的爆火,让“端侧 AI”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此阶段,多家智能家居企业正推动大模型或小模型在网关侧等边缘设备的部署。由此,网关不再是墙角的盒子,而是家庭中重要的智能体之一。
第五阶段 代理型 AI 融合:网关成为“自治式数字助理”
集成 Agentic AI 的阶段,网关将进一步进化成能够理解用户意图、主动管理家庭网络与设备。
以当前的场景为例,用户若想优化视频通话的网络质量或排查连接问题,往往需要登录网页界面、查找菜单、手动调整设置,但这并不智能。理想状态是,用户只需要给网关发个信息说“今晚六点到九点,请确保 Wi-Fi 网络优化用于视频通话”,它就会回复“收到,安排好了。”
这才叫真正的智能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宽带提供商的 App,与网关内的智能代理直接对话。
运营商如何从中获利?
家庭市场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个人移动通信市场趋于饱和的形势下,数字家庭市场似乎成为了运营商的新蓝海。然而,家庭市场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包括参与者众多、协议复杂等问题。智能家庭网关担当着数字家庭发展的关键入口,其重要性正逐渐凸显。
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似,运营商在家庭市场同样存在着被“管道化”的风险。智能家庭网关作为连接家庭用户与应用服务的桥梁,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应用服务。
联发科认为,将 Agentic AI 嵌入家庭网关设备,有望彻底改变客户支持方式,并降低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成本。
据 James Chen 介绍,目前,约三分之二的呼叫中心服务与 Wi-Fi 相关,而其中 80% 都是诸如“我的 SSID 是什么?”之类的简单问题。每通电话对运营商来说成本在 10 到 15 美元之间,这些是纯支出而非盈利来源。如果问题无法通过电话解决,还需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成本更高。即便 Agentic AI 只能解决 30% 的此类问题,节省的成本也将非常可观!
不过,家庭网络只是其中一个应用方向。据悉,联发科目前已与运营商合作,在家庭安防与家庭安全等领域开展 Agentic AI 概念验证试验。例如,Agentic AI 可基于实时摄像头的上下文信息识别包裹盗窃行为——不同于传统 AI 仅识别“人+包裹”的图像,它能判断“该人未穿快递员制服或在刻意遮挡面部”。在另一个例子中,Agentic AI 能识别孩子正朝泳池方向走去,并在发生意外前发出主动警报。
从技术上来看,网关具备“Agentic AI 理想承载体”的条件——
边缘在场性:始终在线、驻留本地、接近用户;
数据多样性:连接行为、流量模式、设备状态;
服务闭环性:具备从检测到执行的闭环控制能力。
尽管技术已经就绪,但变现机制仍有待探索。这项服务的价值是每月 5 美元?还是 10 美元?Agentic AI 已不再只是一个概念;真正的问题是:谁将率先实施?而运营商又将如何借此转型,从传统的宽带服务提供商升级为 Agentic AI 服务的赋能者。
虽然尚在探索之中,但这的确为运营商在物联网时代避免被“管道化”提供了不错的思路。
参考资料:
Why agentic AI in home gateways could be a game-changer for operators,RCRWireless
阿里云推出全屋智能联盟网关,实现跨品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阿里开发者社区
华为、小米、百度、魅族…激战全屋智能,谁的底牌更硬?,物联网智库
智能家庭网关: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百家号
"
从传统 AI 向 Agentic AI 的演进,标志着整个产业构建、部署及交互智能系统方式的重大转变——传统 AI 长期以来以模式匹配为主,能对用户输入进行回应,但缺乏上下文理解;到了 2023 年,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的出现,引入了上下文理解与内容生成,使人机交互更具动态性和人性化;现在,Agentic AI 正在再次重塑格局。
所谓 Agentic AI,是一类具备“自主行为能力”的 AI 系统,它不仅能理解用户意图、生成内容,还能够主动制定目标、调用工具、执行任务并动态调整行为,更像一个“可自主协作的智能体”,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响应工具。
打个比方,Agentic AI 能够理解用户的日程、位置、应用程序以及个人偏好。用户只需告诉手机“我要赶飞机”,系统就能主动预订交通工具、监控交通状况,并在需要出发时进行提醒。它不仅能理解意图,还能建立起完整的任务流程,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目标达成。

虽然面向消费者的应用前景广阔,但联发科产品与技术营销副总裁 James Chen 表示,这类场景通常难以直接变现。相比之下,企业级和 B2B 场景(如宽带运营商相关)则具有更明确的投资回报(ROI)。
例如,将 Agentic AI 应用于设备日志摘要、故障预测、DDoS 攻击检测以及接入点诊断等领域——这些都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James Chen 特别指出,“家庭网关设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目前该设备几乎只承担‘宽带管道’的功能,主要提供网络接入,附加价值有限。服务提供商正在寻求突破这一局限,而一个非常直接的方式,就是在网关中内置 Agentic AI 框架。”
数年前,智能家居概念爆火的时候,网关也是一个热门话题,一度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 Agentic AI 又将给这个旧瓶装入怎样的新酒呢?
家庭网关智能“进化史”
过去二十多年间,家庭网关的角色已经从最初的“网络中继”演变为多功能的边缘智能中心。
第一阶段 起点:从“调制解调器”到“宽带接入设备”
这个阶段,网关承担的功能比较单一,负责将运营商宽带信号转为家庭网络信号,无智能、无用户交互,仅为上网提供“通路”,市场则主要由电信运营商和 OEM 厂商主导。
第二阶段 功能扩展:逐步走向家庭“网络枢纽”
该阶段,网关相当于家庭 Wi-Fi 中心,相比此前单纯的网络连接器,新增无线信号覆盖、多终端接入管理、基础 QoS 配置等功能,不过此时的网关仍以“连接设备”为主,尚未具备边缘智能特征。
也是在这个时期,用户开始关注上网体验,包括信号强度、带宽分配等…..一些厂商如华为、小米、TP-Link 等开始强调“智能路由器”概念
第三阶段 智能进化:物联网设备的连接中枢
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家庭网关逐渐开始集成 Zigbee、Z-Wave、蓝牙 Mesh 等物联网协议,成为智能灯控、安防、插座等 IoT 设备的“控制中心”。这一阶段,厂商如小米、涂鸦、华为推出支持多协议的 IoT 网关/智能路由器,运营商也尝试将“智能家庭”服务捆绑至宽带网关中。
当时,业界一度流行这样的观点——谁掌握了网关这个枢纽,谁就有机会主导“设备平台”和“用户入口”。
为了争夺“新入口”,互联网大厂也纷纷入局,比如 2021 年,阿里云推出了全屋智能联盟网关系统——采用了该系统的家庭网关,能够接入不同厂商的智能家居设备。这样业主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搭配各类智能家居设备,而再不用像以前一样,只能选择一家厂商的产品。
第四阶段 端侧 AI 崛起:家庭中重要的智能体
最近两三年,生成式 AI 和大模型的爆火给各个领域都带去了新的无限可能。不过,此前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在边缘和端侧推理应用存在诸多挑战,比如边缘侧的计算能力与存储容量难以满足大模型的微调和推理需求……而随着算法技术的不断进步,包括模型量化、剪枝、蒸馏等模型压缩算法的发展,以及专为端侧部署设计的软硬件平台的出现,AI 大模型在端侧设备的部署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尤其是 Deepseek 的爆火,让“端侧 AI”的概念深入人心。
在此阶段,多家智能家居企业正推动大模型或小模型在网关侧等边缘设备的部署。由此,网关不再是墙角的盒子,而是家庭中重要的智能体之一。
第五阶段 代理型 AI 融合:网关成为“自治式数字助理”
集成 Agentic AI 的阶段,网关将进一步进化成能够理解用户意图、主动管理家庭网络与设备。
以当前的场景为例,用户若想优化视频通话的网络质量或排查连接问题,往往需要登录网页界面、查找菜单、手动调整设置,但这并不智能。理想状态是,用户只需要给网关发个信息说“今晚六点到九点,请确保 Wi-Fi 网络优化用于视频通话”,它就会回复“收到,安排好了。”
这才叫真正的智能设备——用户可以通过宽带提供商的 App,与网关内的智能代理直接对话。
运营商如何从中获利?
家庭市场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特别是在个人移动通信市场趋于饱和的形势下,数字家庭市场似乎成为了运营商的新蓝海。然而,家庭市场的复杂性不容忽视,包括参与者众多、协议复杂等问题。智能家庭网关担当着数字家庭发展的关键入口,其重要性正逐渐凸显。
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相似,运营商在家庭市场同样存在着被“管道化”的风险。智能家庭网关作为连接家庭用户与应用服务的桥梁,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应用服务。
联发科认为,将 Agentic AI 嵌入家庭网关设备,有望彻底改变客户支持方式,并降低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成本。
据 James Chen 介绍,目前,约三分之二的呼叫中心服务与 Wi-Fi 相关,而其中 80% 都是诸如“我的 SSID 是什么?”之类的简单问题。每通电话对运营商来说成本在 10 到 15 美元之间,这些是纯支出而非盈利来源。如果问题无法通过电话解决,还需派遣技术人员上门,成本更高。即便 Agentic AI 只能解决 30% 的此类问题,节省的成本也将非常可观!
不过,家庭网络只是其中一个应用方向。据悉,联发科目前已与运营商合作,在家庭安防与家庭安全等领域开展 Agentic AI 概念验证试验。例如,Agentic AI 可基于实时摄像头的上下文信息识别包裹盗窃行为——不同于传统 AI 仅识别“人+包裹”的图像,它能判断“该人未穿快递员制服或在刻意遮挡面部”。在另一个例子中,Agentic AI 能识别孩子正朝泳池方向走去,并在发生意外前发出主动警报。
从技术上来看,网关具备“Agentic AI 理想承载体”的条件——
边缘在场性:始终在线、驻留本地、接近用户;
数据多样性:连接行为、流量模式、设备状态;
服务闭环性:具备从检测到执行的闭环控制能力。
尽管技术已经就绪,但变现机制仍有待探索。这项服务的价值是每月 5 美元?还是 10 美元?Agentic AI 已不再只是一个概念;真正的问题是:谁将率先实施?而运营商又将如何借此转型,从传统的宽带服务提供商升级为 Agentic AI 服务的赋能者。
虽然尚在探索之中,但这的确为运营商在物联网时代避免被“管道化”提供了不错的思路。
参考资料:
Why agentic AI in home gateways could be a game-changer for operators,RCRWireless
阿里云推出全屋智能联盟网关,实现跨品牌智能设备互联互通,阿里开发者社区
华为、小米、百度、魅族…激战全屋智能,谁的底牌更硬?,物联网智库
智能家庭网关: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激烈竞争的焦点,百家号
"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百利天恒:从濒临破产到千亿市值...04-19
- 比亚迪海鸥/海豚MINI荣获“202...04-19
- 广汽昊铂HL:家庭智能新豪华S...04-19
- 冲锋家庭高端车市场,问界M8「打...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