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利天恒:从濒临破产到千亿市值的“科创板药王”逆袭之路
日期:2025-04-19 21:29:47 / 人气:1
一、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从仿制药到全球创新药巨头
学霸创业者的抉择
朱义背景:川大无线电物理本科+复旦生物物理硕士+川大管理学博士,原医科大学教师,放弃“铁饭碗”投身商海。
早期试错:先做生物医药失败,转战房地产、建材行业积累资金,1996年成立百利药业(后更名百利天恒)。
仿制药“输血”创新药
生存策略:2011年前靠仿制药年赚4000万,为创新药研发蓄力。
战略转折:2014年在美国成立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押注ADC抗癌药(抗体偶联药物),年投入1000万美元研发。

至暗时刻:
2019-2023年:连续5年扣非亏损,2023年末账上仅剩4亿现金,短期债务近5亿,“资金链随时可能断”(朱义原话)。
科创板IPO:2023年1月上市募资9.9亿元,但烧钱速度远超预期。
二、逆袭关键:84亿美元天价合作引爆市值
明星药物BL-B01D1
技术突破:全球首款EGFR×HER3双抗ADC,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等10余种癌症,30余项临床试验同步推进。
数据惊艳:2023年6月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公布I期数据,吸引8家跨国药企竞标。
与百时美施贵宝(BMS)合作
交易结构:首付款8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71亿美元,总价最高84亿美元(约合600亿人民币)。
模式创新:拒绝“买断式”合作,坚持共同开发,保留全球权益。
业绩爆发:
2024年营收:58.23亿元(+936%),净利润37.08亿元(扭亏为盈),主要来自8亿美元首付款。
市值飙升:2025年4月达1067亿元,朱义持股74.35%,身家793亿元成“科创板首富”。
三、核心竞争力:朱义的“豪赌”与长期主义
研发壁垒
管线布局:14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全球70余项试验,10项III期临床。
ADC技术:双抗设计降低耐药性,疗效优于传统化疗和单抗药物。
战略定力
拒绝短视:曾放弃更高报价的买断提案,坚持自主开发权。
全球化野心:目标成为跨国药企(MNC),港股IPO+定增39亿元加速海外临床。
风险控制
现金流管理:即使手握8亿美元,仍持续融资应对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不确定性。
四、行业启示:中国创新药的“破局样本”
从“Me Too”到“First in Class”
百利天恒证明:中国药企可通过原创技术(如双抗ADC)参与全球竞争。
资本与研发的平衡
仿制药现金流:支撑高风险创新药研发,避免“烧钱猝死”。
合作模式:共同开发而非技术出售,最大化长期价值。
政策红利
科创板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为创新药提供资本退出通道。
五、未来挑战:千亿市值能否持续?
临床风险:BL-B01D1的III期结果若不及预期,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或落空。
竞争加剧:辉瑞、阿斯利康等巨头的ADC管线围剿。
商业化能力:能否摆脱“license out依赖”,自建全球销售网络?
结语:百利天恒的逆袭,是朱义个人理想主义与商业智慧的胜利,也是中国创新药从跟跑到领跑的标志性事件。但医药行业“九死一生”,千亿市值仅是起点,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将科学幻想转化为持续盈利的现实。
作者:杏耀注册登录平台
新闻资讯 News
- 百利天恒:从濒临破产到千亿市值...04-19
- 比亚迪海鸥/海豚MINI荣获“202...04-19
- 广汽昊铂HL:家庭智能新豪华S...04-19
- 冲锋家庭高端车市场,问界M8「打...04-19